竞彩

学生工作

暑期三下乡纪实丨“语桥探源,乡村拾音”推普实践队赴汉中洋县平溪村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
发布时间:2025-07-18     作者:   分享到:




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,促进推普与乡村文化融合发展,十大竞彩网站 “语桥探源,乡村拾音”实践队于2025年7月7日至14日赴陕西汉中洋县平溪村,开展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。

7月8日,实践队在平溪村村委会里开设的“推普小课堂”,成了留守儿童最期待的“暑期乐园”。 通过互动,解锁方言里的趣味词汇,孩子们被 “普话方言互译”游戏深深吸引。

“小白,‘薅秧’用普通话咋说?”7月10日,村民何大爷向实践队员白鸽请教,这是实践队创新开设的“语言走访”活动。“语言走访”依托村委会相关工作共同开展,通过沟通交流发现当地人学习普通话的主要困难。队员分批调研共100余户,发现当地人在讲普通话时常常出现“洋普话”的现象,村民容易混淆“zh、ch、sh”和“z、c、s”,平翘舌不分成为洋县人学习普通话的主要问题。

行至田间地头,一片盛开的荷花吸引了队员的注意。平溪村张大哥有着近300亩的鹮乡莲藕种植基地,张大哥告诉队员:他近期通过抖音等媒体进行电商带货,苦恼于普通话不标准而错失一些对外发展的机遇。队员们根据洋县方言的声韵特点为张大哥提出“普通话交流,方言吸引”的双语带货模式,用普通话讲解鹮乡莲藕,以富有地方特色的洋县方言增强直播效果。 7月12日在实践队的直播间,作为洋县人的何玺贝同学运用了“双语带货”的模式。这场语言助农不仅为种植户张大哥解决了莲藕销售问题,同时也吸引了当地媒体,被洋县电视台报道。

7月13日,实践队走进陕西省非遗传承人何宝安的家中,何宝安讲解道:何氏皮影的特色在于腔调,其腔调被称为“洋县灯影腔”,它与洋县的特色方言密不可分。方言既是皮影的特色又限制了皮影的发展,往往一场戏下来,观众难以理解戏剧的内容。针对问题,队员建议在每部分开始之前,先用普通话讲解戏剧内容和思想情感,然后用洋县方言进行演唱,形成“讲唱结合”的新形式。这样的新形式可以发挥普通话易沟通的优势,降低观众对皮影戏的“理解成本”,通过普通话推动非遗的传承发展,让何氏皮影走出去,活起来。

7月14日,实践队进行活动总结。以语为桥,以声传情。推普不是替代方言,而是搭建一座语言沟通的桥梁,通过创新的形式推普,同时挖掘方言文化价值,助力乡村产业与文化发展。  



文\何玺贝、景瑞    图片\杨帆、靳瑞雯、白鸽    审核\程建虎